
标题

标题
内容
新书《神电卫小城》举行首发式
更新时间:2025-07-16 作者:邓建青来源:南方日报
7月12日,一场与神电卫古城的文化对话在茂名滨海新区冼夫人故里景区展开。当天上午,由茂名滨海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神电卫小城》新书首发式在此举行,近百名嘉宾与读者共同见证了这部承载着电城历史记忆和人文风情的文学作品发布。
《神电卫小城》由吴兆奇、张慧谋两位本土作家合著,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隶属岭南新语书系。吴兆奇曾任茂名市政协主席、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冼夫人研究会创会会长,各类著作逾一百万字。张慧谋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作家协会主席,曾获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作品被收入多部诗选和散文集,并出版诗集三部、人物传记两部。
神电卫,是明代广东防御海盗、倭寇侵扰的24个海防要塞之一,其遗址位于今电城镇内。走过六百多年历史沧桑,这座小城成为当地一直未曾中断的历史文脉?!渡竦缥佬〕恰贩帧缎〕蔷墒隆泛汀冻抢锍峭狻妨郊?。吴兆奇、张慧谋以各自的视角,写出了小城的旧闻、旧事、旧景、旧人、旧物,也写出各自的人生往事以及乡愁情感。两人数十年来扎根家乡土地,对小城大街小巷、各个角落进行了无数次探访和感悟,让他们笔下的电城既见庄山岭的寂寥苍翠,又闻十字街的烟火人声。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因为我是一个电城人,我要用我的笔、我的脚步、我的经历来陈述这座小城的故事、历史和灵魂。”张慧谋在介绍创作历程时动情地说,不管走多远,自己的心永远在回家的路上。600多岁的小城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如果没有把当下的记忆和体验记录下来,可能小城的故事就会慢慢消失,找不回来了。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记录家乡的风貌和历史,希望借此将一些快要忘记的记忆找回来,把小城的故事传下去。
吴兆奇先生年逾九十,此次未到现场?!罢庑┚墒拢饫献霸谛睦锛甘炅?,这些年他像掏陈年老谷似的,写史、写事、写人,写他的个人经历,读来真实、亲切、栩栩如生?!闭呕勰彼?,吴老著作等身,数十年来见证、记录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小城历史和发展,这些很多都是他无法体验到的。此次有幸与吴老合著,让整本书更加丰满、完整。
有意思的是,《小城旧事》辑录的篇末,吴兆奇借《后记》一文,写出了自己与张慧谋的“文思相投”,张慧谋也以一篇《吴老与他的“小城旧事”》,细细铺陈了两人的相识、相知以及自己对吴老的敬慕。这般互为呼应的笔墨,倒像是古琴台上伯牙子期相遇的现代注脚——你奏一曲文思,我应一段情长,恰是知音难觅的文学佳话。
“吴兆奇先生的笔触趋于古典文风,张慧谋先生的风格则更加现代。”南方日报出版社社长周山丹从出版人的视角解读,这两种看似迥异的创作路径在书中形成奇妙对话,既让小城叙事绽放多元色彩,更为整部作品增添了层次分明的阅读韵味。
《神电卫小城》一面世,就受到当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好评?!傲酱死倌甑木槔锏乃兴?,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还有很多用?;胺窖孕吹某【?,电城人读来特别感同身受?!绷轿荒昵岫琳咴谛率槭追⑹缴喜渭恿朔锰付曰?。他们说,书一在网络平台上线自己就下单购买了,读完这本书,在里面找到了浓浓的乡愁,引发自己对乡愁的共鸣。
对话
南方日报: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两个角度,电城对于你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张慧谋:电城是我的出生地,血脉相连的地方,她不仅仅是故乡,用故乡的概念很难准确地表达我对她的理解和爱。这片土地的每一样东西,仿佛都融入我的血液里,成为无可割舍的基因。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她是我的原乡,无论身居何处,心都在向着她,她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土壤,写不尽的乡愁。
南方日报:文学创作难免进行艺术加工,对于这本主要书写小城历史的书来说,过程中如何平衡个人记忆与历史真实?
张慧谋:这是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过于写实,失去文学性,过于抒情,远离真实,这两者必须互相融合、互相浸透、互相碰撞,最终达到和谐统一。但是我创作的《神电卫小城》里面的百之九十以上的篇章,都是写实的,虚构的主体几乎不存在,每一篇都有出处、有史可查。当然,在文字表达上,要注入文学性语言,让它更加生动和松弛。用南方日报出版社周山丹社长的话说,我的文风是现代的,流畅的,抒情的。我认同这个观点。
南方日报:未来,关于文学创作或者本土文化传承方面,您有什么计划?
张慧谋:一个作家不关注自己的故乡,未必是个聪明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大家,他们笔下的故乡成为永恒的文学坐标和经典。我一直都是以他们为心中的一座座文学高峰仰慕和学习,写本土题材。在我的诗文里,写故里的分量相当大。在未来的创作计划里,我仍然是写故乡。下一部书,我一直在酝酿,写故乡的海盐和海的题材。因为,这是我老家所拥有的优势和创作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