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ei茶官方app,全国茶楼信息网,唐人阁论坛(品茶),楼凤网兼职平台入口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省作协调研组赴肇庆调研文学工作 努力争当“南来第一”的文学先锋

更新时间:2025-08-11 来源:广东作家网

8月6日至7日,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落实省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和省作协主席团对口联系基层作协工作制度,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率调研组到肇庆开展新时代文学工作专题调研,深入了解肇庆市作协组织建设、文学精品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共商“十五五”广东文学发展之计。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海斌陪同调研。

图片6_副本.png

调研座谈会在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向欣、刘海斌出席会议并讲话,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张嘉出席会议,肇庆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程彦春主持座谈会,肇庆市作协副主席黎晓阳汇报市作协工作情况,肇庆市各区(县)基层文学组织负责人、作家代表结合文学工作经历,畅谈感受并提出意见建议。

图片7_副本.png

刘海斌对省作协一直以来对肇庆文学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学创作题材丰富,文学事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近年来,肇庆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知名度,文学事业呈整体上升趋势。肇庆将紧紧围绕“出人才、出精品”方向发力,加强本土文学创作题材的挖掘和规划,强化对文学工作的组织引导,抓好文学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与“人文之城”“活力之城”“山水之城”相匹配的文学生态,为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贡献肇庆力量。重点谋划好纪念叶挺独立团成立一百周年文学创作项目,期望省作协能一如既往地对肇庆文学事业发展给予关心和指导,肇庆也将加强与省作协的合作。

图片8_副本.png

向欣充分肯定近年来肇庆文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文学事业,采取灵活举措,激发创新活力,为文学精品创作生产提供保障、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市作协在市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认真开展文学培训、文学评奖、文学交流、文学志愿服务等活动,特别是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小而美”、接地气的文学普及活动,积极推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出一大批洋溢时代精神、彰显肇庆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在青年文学、网络文学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一系列优秀作家作品摘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国好书”等桂冠,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向欣就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肇庆文学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向阳而行,焕发“历史名城”的时代动能。希望肇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胸怀“国之大者”,铸牢思想之魂、深植家国情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涵养职业道德、提升知识积累,磨砺潜心创作的耐力、锤炼打造精品的能力,以文学的方式动人情、润人心,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激发砥砺奋进的新动能。二是向精而进,续写“吉庆肇始”的人民史诗。肇庆得名有“吉庆肇始”之意。人民生活的最前线,就是“诗和远方”的所在。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升文学原创力,善于从人间烟火中品味清欢写意,从改革建设中锻造铿锵篇章,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要发挥府城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广信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学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加强红色题材、生态文学、新大众文艺等特色创作,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文学经典。三是向高而攀,争当“南来第一”的文学先锋。肇庆自古有“岭表南来第一州”之说。要发挥文学作为艺术的“母本”作用和文化的“根基”作用。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世界性视野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好新时代的文学使者。要大力推进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善于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文学创作的创意、生产、传播等环节,大力推动优秀文学作品向其他艺术门类转化,实现价值导向、表现形式、技术赋能的有机融合,培育文学新业态,敢于在文学的新赛道赛龙夺锦。

图片9_副本.png

省作协调研组先后到肇庆市包公文化园、市文艺工作者之家、端砚文化村、端砚博物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肇庆人文历史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图片10_副本.png

参加调研座谈的还有省作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周智,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人事部)专职副书记(主任)、机关纪委书记谢基林,机关党委(人事部)副主任曾庆文,肇庆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卢承奕、钟道宇,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黎保荣,肇庆作家、文学工作者代表八炎奎、苏泽明、李美玉、温天群、黄宇蘅、孔令滨、黄晋南、黎宇星、伍芝蓉、祝耀安、莫伟志、肖锋、余炳金、程国清以及市文联机关干部等。

(文:曾庆文 图:陈忠毅)